实名认证 国家级协会会员 省级级协会会员 VIP会员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开张天岸马 奇逸人中龙 ——李进学书法赏析
2010-04-02    浏览(970)    作者:中艺    

生长在洛阳的子民是幸运的,他们随便拈起一粒尘土都可以闻到远古文化的气息,他们抖一抖飘忽的衣袂,就可以听到艺术的音符。

李进学先生就是这其中的幸运者之一。40多年来,他在书画领域里,一直耕耘不辍。

李进学先生祖居伊川,早年力攻始平公、杨大眼,后遍临诸家。张海先生在《李进学书画集》的序言中说,李进学习书“由形及神,由神生形,自出机杼,独具风姿”。“魏碑精神贯注了他的各种书体:隶书浑厚高古,峻拔遒美,行草纵横捭阖,气度恢宏,造型别具新意”。确实,李进学先生的魏碑点画有源,转折合度,结体自然,布阵有方,深得魏碑精髓。刘熙载在《艺概》中说:“书要有金石气,有书卷气,有天风海涛、高山深林之气。”李进学先生的魏碑隶书作品都具备了这三种气息。

李进学的隶书是将写经体、汉简糅进其中,去燕尾,增律动。借写经体的结体,杂汉简的笔意,静则静矣,健也健哉,真所谓:“端庄杂流丽,刚健含婀娜。”(苏东坡《次韵子由论书》)

李进学先生是个睿智之人,他懂得大破大立、不破不立的道理。于是他把目光投向河南的另一位大家——“二王”的集大成者王铎,饱满的激情、流畅的线条、绮丽峻峭的造型、丰富多彩的墨法,立即融合到他的笔端。当然他早年学西画的艺术灵感也自然蹦跳出来——西画的造型、构图之法,拓展了他的艺术塑型空间,激发了他艺术的想象力。

如果说魏碑、隶书是李进学先生学书的一个序曲的话,那么李进学的行草则是这部乐曲中最激动人心的高潮,首先,在李进学的行草里充分展现了魏碑古拙生涩的审美价值,张海先生一语道出李进学先生的书法具有“魏碑精神”是很有见地的。其生涩的线形、古拙的线质,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、粗犷放达、自由奔放的精神世界,它再现了东方文明孩童时代的纯净、质朴、直率和梦幻,它激荡起当代观赏者内心深处的尚古和唯美情绪,进而获得全新的美学意义。

其次,李进学行草的造型摇曳多姿。李先生利用王铎和西画原理“借尸还魂”,为自己的行草获得全新的语言符号。其得力之处在于造型布局。一方面“得古人结构”,徜徉于秦汉、魏晋之间。这种拾取,使他的线条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立性格和深度内涵的美感。另一方面,众多的别致造型来自内心的裁断,这种裁断是他几十年学艺的积累和独特的性格所形成的。在他的行草世界里,每个字自有情态,远近高低各不同,三角形、“V”形、圆形、梯形、柱形……各种几何图案构成了多种三维物象。这些物象既有“乱石铺街”的自然之趣,又有担夫争道、夫子相揖的人伦之美。其妙处是他将王铎的行气之法自如运用,即单字不是平面化的、静态化的,而是利用其造型形成强烈的动感,如对联“开张天岸马,奇逸人中龙”中的“龙”字,为典型的“V”字形,右上角尽力向外伸展,像盘旋飞升的蛟龙。虽然每个字造型各异,但每个字的重心都在每行的中轴线上左右摆荡,伸展张弛,自由有度,从而使整幅作品产生全新的视角效果。

再次,李进学行草气势恢宏,天马行空。观其行草,恰似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,一泻千里,锐不可当,势如破竹;或行或止,化方为圆;融静寓动,俯仰自如;计白当黑,疏可走马,密不容针。欣赏李进学先生的作品,诚如李太白梦游天姥山,“忽魂悸以魄动,恍惊起而长嗟。”自会勾起观赏者心理的颤动,进而获得美学的快感,得到情感的升华。

李进学先生是新时期书坛出道较早者之一,自1974年参加中日书展起,已有30余载。他淡泊名利、不事奢华;为人大度和善,洒脱轻松。有此人生境界,自会获得内心宁静和精神欣悦,这一点从他所画的矜持的牡丹、凝重的梅花中都能得到印证。总之,李进学先生是大悟之人,不然他的书法不会走得那么远,也唯其如是,他才会走得更远。

标签:李进学,书法
我来说两句
0 人参与评论,查看详情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
验证码:

注: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

^_^ 人喜欢

关注TA

给TA留言

扫描二维码进入
手机官方网站